现代制造业高速高精智能感知测控技术及应用——“中国智能制造科技进展”案例展示
2024-11-01 08:19

从自动化生产线到智能机器人,从大数据分析到物联网技术,从机器学习到人工智能的运用,智能制造正在不断推进传统制造业进入一个更加智能、高效、可持续的制造新时代。

2017-2023年,中国科协智能制造学会联合体(IMAC)连续开展“中国智能制造科技进展案例研究”,共遴选出70项“中国智能制造科技进展”案例。成果领域涵盖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工业机器人、汽车、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纺织、轨道交通、船舶及海工装备、能源装备、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纺织、建筑焊接等制造业重点领域;技术领域涉及工业物联网平台、大数据管理系统、人工智能技术在工厂应用、智能制造设备、柔性智能制造产线、云制造系统、智能工厂、大规模定制平台等。

近期,我们将展示智能制造的科技成果和创新应用,感受智能制造带给制造业的变革与创新。

现代制造业高速高精智能感知测控技术及应用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智能感知测控技术是实现我国制造业智能化升级的关键,该技术融合机器视觉和运动控制,代替人类的眼睛、大脑和双手,是人类模仿自身视觉感知能力进行自动化检测和控制的重要手段。该技术对于增强我国经济实力、促进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航空航天、医疗、汽车、电子、精密仪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需求,是提升我国自动化加工制造水平、保障产品质量、实现企业智慧化升级改造的前提。然而,智能感知测控关键技术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仍面临亟待解决的难题,特别是高速高精智能感知测控技术的缺失已经成为目前制约企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其核心算法被列入我国35项“卡脖子”项目。因此,研究和开发高速高精智能感知测控技术及系统对促进我国现代制造业智能化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针对国家重大需求,在国家和上海市等重大项目支持下,上海大学联合上海电气集团、上海仪器仪表研究所有限公司、江苏中天互联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创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行业领军企业,组建攻关团队,产学研用协同创新10余年,聚焦攻关现代制造业高速高精智能感知测控关键技术。其具体的创新点体现在:

(1)针对现代高速生产过程中造成视觉传感图像亮度不均、拖尾、模糊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局部能量离散水平集图像子空间定位算法,解决了复杂场景下模糊图像的精准定位技术,该技术高速动态检测精度达到了0.01毫米。

(2)针对工业生产流水线图像数据难以实时检测的难题,提出了基于区域投影直方图不变特征的数据稀疏表征映射匹配算法,实现图像子空间快速搜索,研发了国内首台速度1100米/分钟线缆检测装备,性能优异。

(3)研制了拥有自主产权的高速高精智能感知测控系统,解决了车辆紧固件、医药包装、新能源电池等产线的高速测控难题,实现了在确保检测后产品合格率100%情况下,误检率小于0.3%的业内最好成绩。

17306898329412127.png

目前,本项进展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等67项,发起制定国标1项,展现了自主创新的实力和成果转化能力,知识产权为项目的持续发展和推广应用提供了有力保障。

本项科技进展实现制造业高速高精智能感知与测控关键技术的新突破,相关核心技术已经推广至国内外370余家企业,应用范围覆盖线缆高速高精识别检测、电池模组生产激光增材制造、元器件检测和仪表自动校准服务、医用铝塑盖高速检测、车辆紧固件视觉检测、医用胶塞检测等行业领域。进一步提高了智能制造的效率,提升了产品质量,降低了工业能耗和原料的浪费,对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降低碳排放具有重要作用,成果对我国工业测控行业具有一定的示范引领作用。

研究的高速高精智能感知和测控技术是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一环,在智能制造各个领域具有通用性,是企业实现智能化升级改造的共性技术。基于该科技进展的系列高速高精智能感知测控系统在上海、江苏、广东、浙江、河北、山东等22个省市获得成功推广应用,产品应用于国防、能源、医疗、运输等领域。在实现新增产值、新增利润以及为国家贡献新增税收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近年来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市场对高速高精智能感知和测控技术需求规模快速提升,预计2025年我国智能感知测控装备产业市场规模达到1万亿元以上,高速高精智能感知测控技术及应用将为企业带来超过千亿元经济效益以及巨大社会效益。

现代制造业的高速高精智能感知测控技术,聚焦解决我国制造业在智能化升级中的关键技术难题、提升整体竞争力。通过产学研协同攻关,该技术实现了从理论研究到实际应用的突破,推动我国制造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